恐龙足迹化石是恐龙在地表湿度、粘度、颗粒度都比较适中的情况下留下的足迹,在后来的地质作用中随着保存足迹的泥沙变成了岩石,上面的足迹形成了足迹化石。保存恐龙足迹的地方大都出现在湖滨、海滨及河流边上的河滩地。...
冬季达里湖方圆两百多平方公里的大冰块真的美极了。有很多朋友认为夏天到达里湖来才是最美最热闹的时候,也是也不是。如果您选择在寒冷的冬季出游达里湖,一定不会让您失望,这里更是热闹非凡,一起来了解关于达里湖冬的故事吧!...
1月20日上午,农历辛丑牛年即将到来之际,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郑东波看望慰问离退休老干部,为他们送上冬日里的一份温暖,并致以新春的问候。...
1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以视频的形式召开全区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郑东波主持会议并讲话,内蒙古艺术剧院、内蒙古博物院、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等6家单位做大会发言...
1月26日,“2021年内蒙古非遗年货展暨非遗扶贫产品展示展销会”正式启动,活动采取线上集中推介线下分散销售相结合的方式推广内蒙古非遗年货特别是贫困旗县的非遗扶贫产品。本次活动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内蒙古展览馆、各盟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
日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示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将苏乙拉图等122人认定为第七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为展示巴林左旗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深入发掘巴林左旗蒙古族服装服饰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工艺发展,近日,巴林左旗举办首届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
2020年12月30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中国地方志学会联合对第七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进行通报表扬,《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年鉴(2019)》获全国专业年鉴二等奖,为全国文旅系统唯一一部获奖年鉴,也为内蒙古自治区厅局机关唯一一部获奖年鉴。...
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关爱老年人的光荣传统,发扬互助友爱精神,1月7日,昭君博物院开始全面开展实施《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景区充实、完善工作制度和程序,进一步健全各类服务设施,更好地为老年人参观提供便利条件。...
1月9日,呼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召开第二届第一次理事会议,会议选举并成立了协会党支部,进行了换届选举,庆巴图新一届协会会长兼党支部书记,贾宏伟任常务副会长。...
“文化课学得不好想起了考艺,文化课很差那考艺吧”,时下,不少家长与孩子盲从盲目的报考艺校,对于是否应该报考艺术类院校盲目跟风,为了让准备走上艺术“专业”学习道路的学子和他们的家长更深入地了解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也让社会各界更直接、更深入地知悉内蒙古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能力...
1月4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来到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调研“内蒙古商品之窗”项目建设情况。...
刚刚过去的一年,内蒙古自治区全体文旅工作者以忠诚践行使命,以奋斗迎接挑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日前,“文明首府 德润青城”第九届最美青城人暨2019年度呼和浩特市道德模范“十大社会活动”发布召开,内蒙古广达物资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守效获得诚实守信奖项。...
二连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是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1922年,中亚考察队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和蒙古国的火焰崖的蛋化石首次被认定为是恐龙蛋,这使二连浩特成为世界上最早发现恐龙蛋的地方之一。...